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开罗宣言》发表82周年之际,《今日中国》记者围绕这一主题专访了埃及前总理伊萨姆・沙拉夫。在访谈中,沙拉夫充分肯定了中国抗战胜利的伟大意义,认为中国英勇的抗争换来了伟大的胜利,是伟大的胜利铸就了伟大的国家。他还积极评价胜利后的中国不仅始终热心为世界各国提供支持与帮助,更是为世界的和平贡献了中国方案——这就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主张,而“全球文明倡议”更被他视为是世界和平、全球发展、人类福祉的基石。
英勇的抗争换来了伟大的胜利
《今日中国》记者:您如何看待中埃等国在战争中作出的牺牲与贡献?在今天,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具有怎样的意义?
伊萨姆・沙拉夫:当然,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标志。今年7月,我曾出席在中国举办的世界文明对话大会,并访问了延安,参观了革命旧址。我看到了毛泽东主席和他的战友们如何在窑洞中生活,如何领导了一场伟大的抗争,并最终在1945年取得辉煌胜利。我认为,这场伟大的胜利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伟大中国的起点——正是这场英勇的抗争换来了伟大的胜利,而伟大的胜利铸就了伟大的国家。
与此同时,我们也在纪念82年前发表的《开罗宣言》。事实上,《开罗宣言》意义重大,当时美国、英国和中国的领导人齐聚一堂,制定了遏制法西斯扩张的计划。这次会议在反法西斯胜利进程中、在奠定世界和平基础方面,都发挥了关键作用。
这也让我们联想到,今年同样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联合国本应发挥重要作用,但遗憾的是,它未能充分利用1945年反法西斯胜利带来的契机,来巩固世界和平。如今,世界和平无疑存在一定的裂痕。
中埃两国在反法西斯胜利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中国通过与盟友合作,遏制了日本法西斯在亚洲乃至全球的扩张;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埃及则成为中东地区一道坚固的防线。因此可以说,中埃两国为反法西斯胜利、为奠定新的世界和平基础,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始终热心为世界各国提供支持与帮助
《今日中国》记者:您如何评价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等多边合作框架?
伊萨姆・沙拉夫:事实上,我经常在各种场合发表题为“中国与世界”的演讲。中国不仅成为了一个强大而伟大的国家,同时也始终热心为世界各国提供支持与帮助。因此,中国的实力与它同世界合作的能力之间,始终保持着平衡。
中国追求的是全球福祉,而福祉离不开发展,发展离不开和平——这正是“全球安全倡议”与“全球发展倡议”的重要意义所在。正如我所说,没有和平就没有发展。“全球发展倡议”的重要性在于,它提出了一系列可遵循的理念与优先事项,以实现和平发展——而和平发展正是中国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始终践行的主题。例如,减贫就是其中的核心优先事项之一。中国已于2020年底成功消除绝对贫困,它将这一实践经验转化为理念,其他国家若能借鉴,便能更好地实现发展。
“全球安全倡议”对于实现世界和平、进而推动和平发展也至关重要。如今的世界纷繁复杂,有人正试图将世界拖回冷战时代,集团对抗的风险可能让世界大战的阴云再次笼罩。因此,中国积极提出旨在促进和平的倡议,其中蕴含着诸多重要原则。中国明确了存在冲突的热点地区,并表示愿意通过双边或多边对话解决这些问题——因为只要和平存在动荡,发展就会举步维艰。归根结底,和平促进发展,发展带来福祉。
中埃两国在反法西斯、争取胜利的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日中国》记者:中埃都是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民族解放与发展进程中有着相似的经历。您认为这种共同的历史记忆,对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联系与互信有何作用?
伊萨姆・沙拉夫:正如我此前所说,中埃两国在反法西斯、争取胜利的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当两国人民回顾这些抗争、胜利与成就的历史时,会产生共鸣与亲近感,进而形成情感上的交融。因此,这种关于抗争、胜利与成就的共同历史记忆,是拉近两国人民心理距离的关键。
我每次在中国提及埃及时,都能感受到中国人民对埃及的友好;同样,在埃及,民众也对中国充满好感。这种情感联结源于共同的实践与领袖的引领:中国有包括习近平主席在内的伟大领导人,埃及则有纳赛尔总统,他曾在不结盟会议上与周恩来总理展开磋商。这些成就、胜利乃至共同经历的苦难,都被两国人民铭记于心,从而在彼此之间建立起深厚的亲近感。
“全球文明倡议”是诸多重要事业的基石
《今日中国》记者:您如何看待文明对话、多样性与包容在促进国际理解与合作中的作用?
伊萨姆・沙拉夫:正如我一开始提到的,今年7月我出席了世界文明对话大会,并且非常关注“全球文明倡议”。如前所述,世界和平推动全球发展与福祉,但和平如何实现?和平源于各国人民之间的互信,而互信只能通过理解与亲近来建立,理解与亲近又离不开文明对话。
当今世界上的每个国家,都是文明的产物,都拥有自己独特的、悠久的文明。因此,如果能通过对话尊重文明的差异与多样性,就能实现彼此的亲近与理解,进而建立互信。而当互信建立后,和平的实现便水到渠成,发展也随之而来。
因此,我认为“全球文明倡议”是诸多重要事业的基石——它是世界和平的基石,是全球发展的基石,更是人类福祉的基石。
中国拥有伟大的领导集体
《今日中国》记者:最后,能否请您对中国读者谈谈您对和平的理解,以及对中埃友谊的期许?
伊萨姆・沙拉夫:当然,我在中国有很多朋友,也为这份友谊以及我与中国的联系感到无比自豪。我想对中国民众说:你们应当为自己的国家感到无比骄傲。中国在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都创造了发展奇迹,这种自豪感应当转化为凝聚力——凝聚在中国政府,尤其是我称之为 “睿智领袖” 的习近平主席周围。
我呼吁中国人民继续勤奋工作、推动发展,因为强大的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坚实保障。我非常关注这一点:实现世界和平需要公平的力量,一个强大且公平的国家——而中国正是这样的国家。
因此,我要再次对我的中国朋友、对全体中国人民说:你们必须认识到,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拥有伟大的领导集体。请继续团结在领导核心周围,坚守中国的发展理念。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