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本刊特稿

缅怀孙中山先生,共担复兴使命

2025-10-09 13:09:00 【关闭】 【打印】
  
 

  武昌阅马场孙中山先生铜像,铸立于1931年 

  2025年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逝世100周年。在深切缅怀孙中山先生遗风之余,我们更能深刻体会到肩负重任,深知实现其理想之路仍任重道远。

  三民主义的重要贡献

  孙中山先生之所以伟大,在于他在民族、民权、民生三个方面都有重大贡献。

  在民权主义方面,孙中山先生的贡献尤为卓著。首先,他始终坚定推动民主共和事业,领导革命力量推翻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让“人民当家作主”的理念首次真切地进入中国人民的认知视野,为中国政治制度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其次,孙中山先生对国情有着清醒而深刻的洞察,他深知当时中国文盲比率之高,且民众长期受封建君主专制思想禁锢,短期内难以直接具备成熟的民主参政能力。基于此,他提出将国家建设进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军政时期、训政时期、宪政时期,主张通过循序渐进的引导与培育,让民众在学习和实践中逐步掌握选贤任能的能力,待条件成熟后再实现“还政于民”。这一构想充分彰显了他的务实精神与远见卓识。

  此外,为避免民粹式政治人物仅靠作秀、博选民眼球当选,上任后却缺乏治理所需专业能力的情况,孙中山先生还创新性地提出了“考试任官制”。他明确规定,无论官员是否通过选举产生,均需通过考试且成绩合格后方可就任;同时将考试权独立于行政权之外,避免任人唯亲,同时兼顾了官员具有专业能力以及拥有民意的支持与背书。

  孙中山先生的民权思想还不止于选举层面,他进一步主张人民应享有罢免、创制、复决的权利。一方面可以提早淘汰不适任官员,避免官员选上后在任期内就为所欲为,另一方面,更让人民有机会直接决定自己偏好的政策。

  在民族主义方面,孙中山先生的视野既具抗争性,更具前瞻性。对外层面,一方面他主张团结全国力量,反抗当时欺凌中国的帝国主义势力;另一方面,他提出了超越列强逻辑的崇高理想—主张中国未来国力强盛后,应秉持“济弱扶倾”的理念,帮助其他受压迫的弱小民族与国家。这才是一个负责任大国应有的作为。

  在民生主义方面,孙中山先生更是深谋远虑。他敏锐地察觉到,尽管彼时中国整体处于贫困状态,贫富差距问题尚不显著,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倘若不提前谋划,未来极有可能出现少数人暴富、多数人贫困的严重贫富分化现象。为此,他提出了“平均地权”的主张,具体涵盖按地价征税、国家收买土地、土地涨价收益归公等举措,以此防止土地兼并;同时,他提出发达国家资本(如交通、工业、矿产)、节制私人资本等主张。令人遗憾的是,台湾方面自李登辉时期开始,逐渐背离了这些政策,导致贫富差距问题迅速扩大。

  如今,虽然时隔百年,但孙中山先生留下的遗教依然具有现实意义。首先民生主义方面的诸多政策必须施行,才能改善台湾的贫富不均问题;其次,民权主义方面,在兼顾官员专业能力与人民有权选择作主的部分,依然需要好好学习孙中山先生遗留的智慧。

  在民族主义方面,尽管中国早已废除了近代以来的各种不平等条约,但两岸中国人民至今仍面临着当代帝国主义的威胁。台湾被迫开放进口美国“莱猪”、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台积电”)被迫赴美国建厂,以及此前特朗普政府蛮横对全球发动关税战等事件,都清晰表明美国政府仍延续着百年前的霸权逻辑,企图持续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进行压迫与遏制。

  更令人痛心的是,现在的台湾当局为谋取自身私利,不仅不敢反抗美国的不当行径,反而为之“护航”—声称美国“莱猪”没有安全问题,甚至将台积电赴美建厂美化为“互惠互利”。其种种言行的荒谬与恶劣,相较于百年前勾结帝国主义、压迫中国人民的买办阶级,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

  以行动践行遗志共护民族未来

  作为新党主席,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在台湾,我们必须坚定维护台湾民众的根本利益与民族尊严,必须全力对抗买办“政权”;在两岸关系层面,则需要与大陆携手合作,共同抵挡美国的经济侵略。我相信,在欧洲和美、日列强国力巅峰、中国积贫积弱之际,他们尚且无法持续奴役中国,我们依然能够实现孙中山先生的遗志,废除不平等条约。如今,中国人富强起来了,我们绝对可以再次打倒帝国主义、消灭买办“政权”,让全体中国人都能过上好日子,彻底实现孙中山先生“和平、奋斗、救中国”的遗志。 

  吴成典 台湾新党主席

  
分享到: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中国外文局西欧与非洲传播中心(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24 | 京ICP备10041721号-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68996373

Copyright © 1998 - 2024